2014年第三季度“雅安好人”评选投票正式启动
從《被害者》到《無辜者》,正是因為人們對公道與正義的想像時而齊一時而相異。
受疫情影響,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受到波及,唯獨台灣因2020年的防疫效果佳,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,也是30年來首度超越中國的經濟成長率(2.3%)。因為FTD的定義是「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同期間之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比值」,依台灣財政部公佈之對亞洲地區的貿易統計資料,台灣對中國(含香港)的2020年1至11月之出口總額為1367.4億美元,對中國出口比例占全球出口總額的43.8%,而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(FTD)則為34.1%。
其實,光看兩岸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金額,仍看不出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(Foreign Trade Degree of Dependence, FTD)。此外,依財政部國際貿易局統計,2020年前三季台灣的經濟成長率,為亞洲四小龍之冠,達2.3%,還遙遙領先南韓的-0.8%、新加坡的-6.5%及香港的-7.2%。高達九成以上的鳳梨、蓮霧、芒果等農產品,均銷往中國,萬一中國突然切斷兩案的經貿往來,馬上影響果農生計,即使全台灣人民改吃水果餐,又換成米農、菜農及肉商唉唉叫,不知執政黨是否有其他的超前部署對策? 對中國貿易增加時,怎麼樣才不算「親中賣台」? 2021年4月9日,財政部公告「2011年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」之後,蔡總統的臉書隨之公告三項政績: 史上首次單月出口逾1兆元新台幣 連續9個月出口維持正成長 出口年增率達27.1% 對此,國民黨批評兩岸出口貿易連續創新高是「舔共賤台」,柿子挑軟的吃,數據挑好的報這種論點頗受綠營高層的讚賞。高達九成以上的鳳梨、蓮霧、芒果等農產品,均銷往中國,萬一中國突然切斷兩案的經貿往來,馬上影響果農生計,即使全台灣人民改吃水果餐,又換成米農、菜農及肉商唉唉叫,不知執政黨是否有其他的超前部署對策? 對中國貿易增加時,怎麼樣才不算「親中賣台」? 2021年4月9日,財政部公告「2011年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」之後,蔡總統的臉書隨之公告三項政績: 史上首次單月出口逾1兆元新台幣 連續9個月出口維持正成長 出口年增率達27.1% 對此,國民黨批評兩岸出口貿易連續創新高是「舔共賤台」,柿子挑軟的吃,數據挑好的報。
然而,有學者以不同基準來解讀貿易依存度,認為台灣九成以上的高科技產品,是外銷中國以外的市場,所以貿易依存度不能單純從進/出口貿易總額來斷定,因而認為中國是誇大「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」。話這樣說似乎也有道理,2020年的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(FTD),創下歷史新高,好像也不是壞事。北方邦(Uttar Pradesh)首府勒克瑙的一位攝影記者也表示,4月14日他在該城市的火葬場至少看到超過100具屍體被焚燒,但當日官方的死亡數據只有85人。
病毒學家賈米爾(ShahidJameel)解釋,「病毒棘蛋白(spike protein)關鍵部位的雙重突變可能使該病毒更具感染力,並使其逃脫免疫系統的攻擊。專家說,第二波的變種病毒傳播的速度較原病毒迅速,在喀拉拉邦(Kerala)的武漢肺炎行動小組法薩胡丁(A., Fathahudeen)博士表示,「病毒迅速擴散並非完全在意料之外,因為政府已在去年9月到今年1月疫情趨緩下放鬆了警戒。3月中旬,板球委員會更是讓13萬多名大多未戴口罩的球迷入場,觀看在古吉拉特邦(Gujarat)的莫迪球場舉辦的印度對上英國的兩場的國際板球比賽。」 印度當局於3月25日宣布,已從不同省收集的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「雙突變體」(double mutant)病毒。
自去年以來,政治人物、專家及許多媒體都認為印度疫情最黑暗的日子已經過去,去年12月,印度中央銀行官員甚至用古詩來形容印度經濟,「自漫長冬黑夜步向陽光遍撒之地」(breaking out amidst winters lengthening shadows)。大家都沒有正確的認知,包括人民和官員在內都沒有採取適當措施防禦第二波疫情。
從3月27日開始,民調將持續一個月,就西孟加拉邦(West Bengal)而言,選舉將分為八個階段進行,競選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始,而政府沒有擬定安全措施和確保社交距離。這波疫情在2月初就顯露端倪,但我們沒有採取行動。各邦與中央政府之間似乎缺乏協調以供應氧氣和必要藥品,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,各邦之間也應該共享資源。如果我們做到所有這些,就可以大幅減少感染人數。
我們需要數據上的更多透明度,因為它有助於管理局勢,並清楚地顯示當前局勢的嚴重程度。」 每日因感染病毒死亡的人數急劇上升,火葬場在多個城市中晝夜不停地運轉,人們不得不等待許多小時才能將死者屍體火化或埋葬。疫情嚴重的城市如德里、孟買和阿默達巴德幾乎已沒有空的病床,其他大城如勒克瑙、博帕爾、加爾各答、阿拉哈巴德和蘇拉特的情況也相去無幾。到4月中旬,該國平均每天新增10萬以上的病例,而4月18日更打破過往單日紀錄,新增超過27萬例和1600例以上的死亡案例。
」 班也說,「在較小的城鎮甚至在某些大城市,檢測設施仍然很差,在這些地區,我們可能少算了許多死亡案例。他說,「火葬場附近的天空變成了橙色,我現在仍然會對此起雞皮疙瘩,我們絕對沒有從政府那裡得到正確的死亡數據。
我們需要加強安全規定,為人們迅速接種疫苗,並留意病毒突變。但如果能在某個地區更早發現更具傳染性的變種病毒,就可以迅速採取公共衛生措施,阻止其在社區中擴散,採取這些措施『永遠不嫌晚』(never too late)。
編譯:吳宗宜 印度防疫疏忽造成病毒變異,感染人數驟升世界第二 今(2021)年3月,印度衛生部長瓦德漢(Harsh Vardhan)才向世界宣布,「印度的疫情將邁向終結」(in the endgame),並盛讚印度總理莫迪(Narendra Modi)的領導是「國際合作的楷模」(example to the world in international co-operation)。賈米爾也表示,印度政府「相當晚」(fairly late)才開始研究變種病毒,到去年12月,印度僅完成了5000個樣本的基因定序。2021年1月,印度政府組建了多個新的實驗小組以加快定序速度,這些實驗室於2月開始運作。專家告訴《BBC》說,這表明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比統計上來的更高。而現在政府要在短時間內建好新設備,並確保良好的醫療品質,將是一項「艱鉅的任務」(daunting task)。2月底,印度政府宣布進行五個重要邦的選舉,其中有1.86億人將投票選出824個地方議員。
」 並表示病毒變異是目前第二波疫情僅有的「合理解釋」(logical explanation)。」 根據《BBC》報導指出,許多印度城市有長期的病床短缺問題,這顯示在社群媒體上許多急切求救的貼文上,全國各地都有病人因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死亡的消息傳出。
他感嘆道,「但不幸的是,第二波疫情開始了,定序5%病毒總樣本的目標未能實現。大型的宗教聚會、大多數公共場所的重新開放,以及擁擠的選舉集會都是病毒擴散的原因。
印度感染武漢肺炎人數驟升,目前居世界第二,2021年4月22日印度累積感染病例達1592萬4806人,死亡人數高達18萬4672人。英國衛生部現在正在調查雙突變體病毒是否更容易傳播,並使原本的疫苗無效
只是在今年,一場又一場的活動變成電腦螢幕前Zoom的小頭像,各部入圍電影的獎季公關團隊,仍耗盡腦力希望能找到一個折衷方案持續為入圍者宣傳,除了線上虛擬的公關活動外,寄送試片帶、禮品、周邊商品、文宣等,但效果實在有限,且時間一久,令人感到麻痺。加上不少成員仍熱愛至大銀幕觀賞電影,往年成為各大獎季團隊鎖定的洛杉磯戲院Landmark與Arclight (上週不敵疫情宣布永久歇業,引發電影人與洛杉磯影迷的集體哀號) 未營業的情況下,就更不可能去觀賞入圍影片了。本屆奧斯卡確實是個前所未見的詭異獎季,主要原因當然是令世界都措手不及的疫情,一夕之間讓全世界皆變了調,對影視產業來說,拍攝中的計畫被迫暫停、預計要上映的電影一再延期,種種實體活動的暫緩,也逼得奧斯卡頒獎典禮不得不將原先預訂的2月28日,延期至北美時間的4月25日,造成了史上最長的獎季。上述呈現的這項數據,透露著一般觀眾對於本屆獎季的關注程度令人堪憂。
傳統上,近幾年的獎季主要從9月的威尼斯影展開始,緊接著有多倫多影展、特柳賴德影展、紐約影展,以及金球獎、各大影評人獎、工會獎項,為這些獎季影片拉抬聲勢,往獎季最終站奧斯卡邁進。你或許會想說:本屆時間被拉至這麼長了,具備投票資格的近一萬名影藝學會成員,這次終於能好好把所有影片看完了吧。
況且少掉實際的票房數據,無論是發行公司、公關團隊都難以從數據中重新檢視他們的獎季策略,無法分析觀眾分佈、現場反映,團隊們今年手上僅有的資料,恐怕只有電影在iTunes、Google Play等販售平台上的排行榜 (Netflix、Amazon等公司根本不會將這些內部資料提供給外界)。另一方面,對於負責操盤獎季策略的團隊來說,這些實體活動也能藉機從第一現場觀察風向,進而調整日後策略的機會,奧斯卡獎季在惡名昭彰的哈維溫斯坦(Harvey Weinstein)仍叱吒風雲時,被拉至成總統大選等級的層次 (這不是誇飾,溫斯坦真的曾聘請操盤總統大選的團隊負責獎季策略),使得這些公關策略的必要性缺一不可。
答案是否定的,從奧斯卡3月中旬公布入圍名單,至投票將截止的今日,其實也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跟以往的時間差不多。多數演藝學會成員仍是活躍的電影工作者,疫情期間被迫轉至線上作業,整體而言效率欠佳,工作時間都被拉長,就更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觀賞所有入圍影片。
例如我前幾週參加了《曼克》的活動,入圍最佳導演的大衛芬奇(David Fincher)、最佳女配角的亞曼達塞佛瑞(Amanda Seyfried),以及其餘幕後工作人員,一起在Zoom視訊聊天群組上,和與會者互動,除了閒話家常,也深度聊了不少關於電影的話題,雖然虛擬線上的活動讓此時位於世界各地的入圍者難得能齊聚一堂,但始終令人覺得仍有些距離,途中大衛芬奇甚至兩度斷線,讓他不停尷尬地向大家道歉。《娛樂報》(Variety)前幾週就曾針對這議題進行一項調查,指出一般觀眾幾乎不知道本屆的最佳影片入圍者,最高曝光度的為2021年日舞影展首映的《猶大與黑色彌賽亞》,約莫46%的受訪者聽聞過這部電影 (請注意:僅僅是聽聞的比例,實際有觀賞過的觀眾肯定更低),其餘入圍影片由高至低分別為: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39%、《游牧人生》35%、《花漾女子》34%、《夢想之地》24%、《父親》24%、《靜寂的鼓手》23%、《曼克》18%。撇開大眾,來看看業界的角度吧。這個憂慮將會影響下週頒獎典禮的收視率,轉播權的授權金是演藝學會的最主要收益來源,要是本屆頒獎典禮垮台了,很難推估明年的奧斯卡將會變成什麼模樣。
任何人要是說他能夠精準預測今年的奧斯卡,要嘛他是來自未來的時空旅人,要嘛他根本還沒搞清楚狀況。過往從9月一路延伸至隔年2月將近半年的獎季,由於2020年威尼斯影展仍維持原訂的9月時程,舉行實體與線上合併的影展(由獎季強棒《游牧人生》獲得最大獎金獅獎),隨後的多倫多影展也採取類似的策略 (同樣是《游牧人生》奪下最大獎觀眾票選獎),使得本屆獎季硬生生比以往增加了兩個月的時間
這個憂慮將會影響下週頒獎典禮的收視率,轉播權的授權金是演藝學會的最主要收益來源,要是本屆頒獎典禮垮台了,很難推估明年的奧斯卡將會變成什麼模樣。撇開大眾,來看看業界的角度吧。
任何人要是說他能夠精準預測今年的奧斯卡,要嘛他是來自未來的時空旅人,要嘛他根本還沒搞清楚狀況。本屆奧斯卡確實是個前所未見的詭異獎季,主要原因當然是令世界都措手不及的疫情,一夕之間讓全世界皆變了調,對影視產業來說,拍攝中的計畫被迫暫停、預計要上映的電影一再延期,種種實體活動的暫緩,也逼得奧斯卡頒獎典禮不得不將原先預訂的2月28日,延期至北美時間的4月25日,造成了史上最長的獎季。